关注饮水安全:部分贫困地区仍在喝含S包養網氟量超标的水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5c0a7311f3d5.84710537.

在有些贫困地区,喝上一口干净水是老乡包養们的强烈包養網愿望。近日,记者走访安徽、山西、包養河北等包養網地的贫困地区了解到,喝上干净的水仍是一些包養網地方的包養头等难事。

宁夏固原市原州包養網区头营镇胡大堡村村民赵月红在自家院里接水(2015年11月4日摄)

任务繁重:部分群包養众仍喝不上安全的水

安徽省阜南县童楼村是淮河沿线的一个小村子。虽然靠近大江大河,但吃水难是当地群众的一块心病。

“一旦下暴雨或者淮河有大水,井水就会很浑浊,颜色发黄。包養網”童楼村村民童静说,烧几次包養網水后壶底就会产生厚厚的水垢,让人看着心里不舒服。

无奈包養之下,一些村民只能买小型净水器。但是,大部分村民不得不靠这浑水洗衣做饭。“喝上安全的饮用水,是村民们多年来的一大心愿。”童静说。

吃水难,在皖北地区是个普遍问题,阜阳、亳州、宿州等地尤为突出。

阜阳市水务局局长李磊说,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近10年来,已经累计解决4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由于阜阳市农村人口占比较大,目前仍有350多万农民还不能用上安全放心水,占到全市总人包養網口的三成以上。

“政府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解决剩余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李磊说,由于阜阳市包養贫困县多,地方政府财力较弱,中央要求配套投入的资金筹集压力很大,“希望有关部门能考虑到沿淮贫困地区的特殊性,加大资金投入,适当降低包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要求。”

工程闲置:一些投资打了水漂

日前,在山西省南部包養一座乡镇集中供水站,记者看到,供水站的包養網院子冷冷清清,大门已经生锈,并且其中一扇半倒在地上。院子里的部分房间早已出租给附近的建筑工程队。透过窗户记者看到,调水设备上落满厚厚的尘土,显然多年没有启用。

供水站站长郭建宏介绍说,这家供水站连同全乡的输水管道包養,是由国家拨付资金和村民自筹资金总共投资七八百万元建成的。20包養網07年开始供水站为周边16个村子供水,然包養而2012年起由于村民欠费,其中15个村子已经停止供水。

供水站所在村在停水前已欠水费17万元,村支部书记原秋虎介绍说,当地村民收入不高,还不习惯交钱喝水,久而久之欠下大笔债务。现在,村民打了一口深水井,继续喝含氟量超包養标的水。包養網

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2015年曾对全省地方病区域的改水工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病氟中毒病区的改水工程非正常使用率达到12%,砷中毒病区的改水工程非正常使用率达到20%。参与调查的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业务办主任王正辉说:“以目前改水工程包養網的投资来看,保守估计不能正常使用的改水工程涉及资金上亿元。”

河北省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河北承德县水务部门在当地曾多次实施扬水、雨水集蓄等饮水工程,工程竣工后几年间发挥了较好作用。但由于近些年承德气候干旱,有效降水量少,加之部分村庄后期管理不善,自行拆除集雨设施包養網等原因,当地集雨工程利用率不高,也出现设施闲置的情况。

包養網

人才匮乏:缺人又缺技术

记者调研发现,贫困地区还面临相关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事关群众身体健康的饮水安全缺乏高包養素质的“把关人”。

在山西临县,检测水质的技术人员只有3人,根本无力承担繁重的水质安全检测检验任务。山西岚县相关部门也向记者反映,有的水质检验部门11个科室总共只有14个人。“一些水质检验按规定必须由两个人来操作,但我们人手根本不够,无法兼顾,包養大家都是长期超负荷工作。”工作人员表示。

同时,技术人员年龄包養严重老化。采访中一些工作人员介绍说,单位人员平均年龄将近50周岁,对新知识了解不多,一些设备操作不了。一些小县城又留不住年轻人才,有的甚至20多年没有进新人,招个专科生都困难,更别说本科生了。

更严重的是,技术人员素质不过硬。山西北部某县自来水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包養網,当地供水水质化验曾长期空白。2014年3月才开始建设水质化验室,然而条件十分简陋。

在仅10平方米的检验室内,一名化包養验员对记者说,自己毕业于当地农校的煤质化验专业,原来负责收水费。“自来水公司里没人学过水质检验,我的专业算是最接近的,就把我调到检验室了。”专业不对口,岗前培训同样缺失。她说,自己唯一接受的培包養網训是卖设备的商家讲解如何操作仪器,“商家培训了7天,我就上岗了。”(半月谈记者王井怀 程士华 巩志宏)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